魔幻寫實主義是什麼?
魔幻寫實主義是本世紀六0年代拉美文學「爆炸」時期崛起的文學流派,這個主義的發生固然是拉美文學創作者推展新小說之結果,但其起源、定義、流變、影響卻 是眾說紛紜。
以下將就不同的角度加以分析:
一、名詞起源:
「魔幻寫實主義」一詞最早見於德國文藝批評家佛朗次‧羅(Franz Roh)於一九二五年出版的專書《後期表現派:魔幻現實主義,當前歐洲繪畫中的若干問題》,他在詮釋德國後期表現主義的繪畫風格時,以「魔幻寫實」表示一 種變動又恆常、存在出現又消失、真實與魔幻空間並存的意境。爾後被翻譯介紹到西班牙,之後被委內瑞拉作家烏斯拉爾‧彼特里(Arturo Uslar Pietri)引進拉美文壇。
二、影響源:
四0年代超現實主義的影響是一大重要起點,因為超現實主義描寫潛意識活動,著重夢境和幻覺、非理性的自動寫作及善用象徵、寓意、比喻等藝術手 法,拉美作家紛紛借用這個概念以求產生神奇效果,使以疲倦於鄉土寫實創作的人們重獲一股振奮而新奇的力量。卡本提爾就曾說過:「對我來說,超現實主義有著 十分重要的意義,教會了我觀察以前不曾注意到的美洲現實生活的結構和細部。」而之於阿斯圖里亞斯,超現實主義卻成為一種啟示,使之揉合印地安神話之虛幻而 與現實生活融於一體。所以拉美作家結合了此地原有自然景觀的魔幻色彩,和富含政治性民族意識,用寫作回身關懷自己生長的土地。
三、相關作家及作品:
最具代表:哥倫比亞的加西亞‧馬奎斯----百年孤寂(1982) 創始者:古巴的阿萊霍‧卡本提爾 首當其衝的文學實踐者:瓜地馬拉的阿斯圖里亞斯----總統先生(1946)、瓜地 馬拉傳說(1930) 「墨西哥現代神話」創作者:胡安‧魯爾福將神話故事與現代派表現手法結 合的魔幻寫實主義傑作-----佩德羅‧帕拉莫(1955) 女性代表:智利的依薩貝爾‧阿言德----精靈之屋
四、定義:
借助神奇的、具有幻想色彩的事物如神話故事、古老傳說、鬼怪活動,奇妙的自然現象,運用象徵、誇張、荒誕以及現代派的一些手法如時序的顛倒、多角度敘述、 電影蒙太奇等等反應歷史、現實、人的內心世界的一種藝術表現手段。
五、常用題材和手法:
迷信觀念、幽靈作-祟、印地安人傳說、東方神話、聖經事蹟、奇特的自然現象、時間的輪回和重覆、象徵和誇張、荒誕描寫和想像等。
六、其他說法: 阿根廷的恩裡克‧安徒生‧因貝特認為:「在魔幻寫實主義小說中,作者的根本目的是試圖借助魔幻來表現現實,而不是把魔幻當成現實來表 現。..........在這種小說中,事件即使是真實的,也會使人產生虛幻的感覺。 百年孤寂最慣用的魔幻寫實手法:通過鬼魂的敘述、回憶、對話等手法再現一個消失了的死去的世界及其人物,亦即便現實為神話。第二、打亂時間和空間的順序, 使只能在夢境中出現的描述,在現實中呈現,是一種夢幻與現實錯置的幻化手法。
重點:
而魔幻現實主義大多作家均來自拉丁美洲,所以便會給人一種第三世界的書寫敘事的感覺。
魔幻寫實主義本質上來說,是融合現實與幻境,夢幻感與真實感交相滲透。
主題上,這種手法偏重于現實的感知與扭曲之探討;此外,它也是經常涉獵人在時間的軌 道上遊幻的經驗,忽而過去,忽而未來─這個母題之用意是在交代人的記憶往往會隨時間沖淡而遺忘或變形。
魔幻寫實傾向把現實描述為一種全然流動的狀況,並且 有角色會將這種流動的現實視為理所當然。而在技巧上,魔幻寫實的作家偏愛「小說中的小說」這種寫法。
其實魔幻寫實主義的目的,大概是要一反文學寫實,再現的寫作手法,雖然它有援引寫實主義的手法,而卻為了成就其反寫實的目的,其次便是如 martin所言文學淪為政治宣傳的目的,「西方哲學的線性思考邏輯」、「以便對殖民者提出批判」,要恢復文學語言本身的美和活力。
不過魔幻寫實與奇幻文學與科幻文學是有不同的,蓋科幻小說大多以科學奇幻的筆觸寫出,書中的情節其本上會比較遵守物理法則,至于奇幻文學,則較偏向 過去也就是歷史中尋求背景依據或是相似,所以奇幻文學的歷史通常會時讫發展,與魔幻寫實的不規則時讫會有別。
而leehoma所言的童話反而比較偏向傳 說,及為兒童而寫的兒童文學,他們所構造的世界與魔幻寫實的會有別。
其關懷重點為如何將第三世界的文化傳統納入當代文學的敘事體中,如何將殖民前的文學文本納入,用以質疑西方哲學的線性思考邏輯,以便對殖民者提出批判。在台灣,小說家張大春、駱以軍的作品就深受魔幻寫實主義影響。